自從在音悅聽過用CD5003數位輸出到Corda STAGEDAC後,就決定要試看看把座機送過去給王老闆!
經過五天後,收到完工的訊息,昨天就把座機給抬了回來!
去昕樂之前先到億而頌把我的CD拿回來,上次買耳機的時候把它忘在那邊...
順便聽新進貨的Burson Audio HA160。
所以就順便帶了DT990 600ohm過去啦!當然今天來此的目的是DT880跟DT990之間的PK!
系統:
1. Thule DVA150B → Monarchy Audio NM24 → beyerdynamic A1
2. Thule DVA150B → Monarchy Audio NM24(前級)
3. Thule DVA150B → Monarchy Audio NM24 → Burson Audio HA160
A1 → DT880 vs. DT990. DT990(600ohm):
雖然我的DT990還run不到30個小時,但大致上可以知道與DT990(250ohm)走向略不同,聲底則大不同。
的確!250ohm有過量的齒音,在600ohm明顯減少了許多,低頻量也沒過份的暴力(類似於DT990 PRO),三頻走向均衡一些,齒音程度相當於DT880,人聲也變得較突出些。(DT880 > DT990(600ohm) > DT990)
目前的聲音認為這三支是完全不同聲底的耳機,DT880在高頻處有塊像把燈給關起來,那種黑漆漆的感覺,但可不是它高頻延伸差哦...
DT990 600ohm比起這兩支,聲音較細緻些,又比DT880還多帶點水分感!
HA160 vs. NM24:
據說HA160適合搭配HD650,所以試聽耳機不外乎就是HD650囉!
聲音上,個人覺得是不分上下的,唯一差在於NM24人聲比較突出,因為NM24是真空管機...
若搭配DT990,NM24還可以,HA160就會有太亮或太刺耳、以及低頻量變少的問題。
達成目標後,場景就轉移到昕樂囉!XD
在這裡先警告一下!若怕掉坑的,請趕快按上一頁!否則後果自負...
.
.
.
.
.
.
.
.
.
.
.
原本:聲底稍暖,底盤無力,聲音鬆散,密度不佳或不夠厚實,高頻延伸平滑。
改過後:聲底不會因為改機而改變,同樣都是稍帶點暖聲般的鬆軟,底盤變得非常結實,聲音密度明顯增加了許多,高頻延伸也變寬了許多,低頻的控制力道也相當夠力,人聲也同時突出了許多!
換過純銀保險絲的CD5003,與原廠的保險絲比較的話,換過保險絲聲音明顯變得很鬆軟,整體變得活躍了起來,不會太生硬或太呆板,變得比較有立體感,就像擦過保溼乳液般的水嫩感,解析度也同時提昇了!人聲變得更甜,有如嬌艷欲滴般。
與30多年前的銘機ReVoX B226比較的話,最明顯的在於人聲沒有比較突出!不過B2226線條厚實或稍微呆板一些,其他的地方就差距甚小,雖然還打不贏B226,但只是因為改機而使得CD5003快擊敗老銘機(聽老闆說當年那台要價要6萬8,現在的型號則就要12萬...)!這樣的C/P,根本不會想要花那萬把的錢去買DAC啊!而且CD5003還是使用原廠給的線,雖然要換也沒得換,因為我根本沒有改插座...XD,話是這樣說啦!B226也是沒換保險絲啊!XD
如果沒改的CD5003有50分的話,那改過(換過保險絲)的就有90分吧!至於B226,我給95分!
假若保險絲是需使用1安培的,若用2A的話聲音就會變得比較厚實,人聲也相對的突出,但整體聽感就稍微生硬些,比較沒有感情。愈高安培數的效果愈明顯。
當天還聽了客人的300B耳擴,還電源分離哦!
上次把座機拿過去的時候就看到了,沒想到物主還沒認領回去...
這次有帶耳機跟CD,那就順便聽一下啊!XD
嗯...原來300B就是這樣的聲音,老實說,沒有讓我太驚豔說XD
但是就我聽過的耳擴以來,的確似乎是無人能敵,但感覺就是少了點東西?少什麼我也不知道,至於齒音的部份就不要求啦!DT990就是這樣...
此耳擴輸出阻抗各為32、64、250、600ohm。
輸出阻抗愈高,底噪愈明顯,所以高靈敏的耳機還是別白木切換成高輸出阻抗來聽...
至於有沒有阻抗匹配聲音上會有什麼影響?老實說,沒影響!我自己也親自去比較過了確實是如此。(但網兄都說有差,難道會是個案?)
王老闆也說了,由於他的機器推力很夠,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匹配或不匹配的問題。
至於為什麼還要另外做阻抗匹配?這方面我就不再多說。
目前的系統的完成度算是完成了90%吧!
雖然目前耳擴跟座機的電源線還是使用小黑線,但所需的成本實在是太高,這部份就不要求了。
剩下就是把耳擴再另加前級我就非常滿意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