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久違的開箱,這次開箱的是前陣子很熱門的一款國產的DAC,在某站上掀起團購的熱浪。

去年就有一批,之前就一直在觀望到底要不要跟。

今年似乎是改版(電路、外殼),由於是低價位的DAC,也正符合我對桌機(所謂的HTPC)沒這麼講求效果。

也就是:不影響使用方便,不需要花太多功夫在軟體的設定上,以及硬體的搭配,簡單的隨插即用的UAB(USB DAC)。

所以這樣的東西就這樣在我的手上了XD




IMGP0007
樸實簡單的包裝,封面的設計感我覺得還算是不錯,有廠機的味道。



IMGP0019
打開後就這樣。



IMGP0043

內容物就這三樣了。



IMGP0060
採用三擇一輸入,一次僅能一個輸入。



IMGP0053
輸出孔RCA跟耳機孔可以同時輸出,音量調整只針對耳機孔有校果。

這樣的設定對個人來說是覺得滿方便的,一般來說RCA會輸出給喇叭或耳擴,如果音量調整同時RCA跟耳機孔有效果使用上會有些不方便,且喇叭或耳擴端跟DAC端的音量輸出都能同時調整音量在電路上就會多了一道失真。(當然多了這道失真是否人耳可聞又是另一回事)



再來就是聽感分享:(使用耳機TDK BA200)

其實好像也沒啥好分享的(被打),反正是和內建音效做比對,比輸了那這台也可以拿去填海了...

總的來說,這台聲音算是中規中矩,也能說很中性吧!稍微偏中下盤,高音並不太出色,音場不大。

1. 主機板 -> USB -> 10s

2. 主機板 -> 光纖 -> 10s

3. 主機板 -> 光纖 -> 10s (使用外接AC供電)

目前測試的結果似乎是3的效果比較飽滿一些,但在某些音樂上又聽不太出來。(木耳一枚)

原則上這篇應該對一般普通玩家的參考價值性較高,對於有在處理HTPC這塊的玩家就請自己斟酌。

如果未來有機會接觸這塊會不定時更新分享,有機會的話...


另,MARANTZ CD5003耳機孔 vs CD5003 -> 光纖 -> 10s:         

外接10s的音場明顯大一圈,也明顯飽滿許多,比較不會過於纖瘦,解析也略勝一籌,低頻量明顯變多一些,下潛也較深。



8/17新增:

若是與價格最接近的廠機mx1做比較?(耳機使用Ultrasone Pro750或Pro900做測試)

老實說除了低頻量10s比較少以外,其他的我認為沒有很明顯的差距。(又再次證明我是個木耳...)

若仔細去聽又可以發覺10s的低頻潛得比較深;也許是mx1低頻量較多的關係,10s中高頻的表現就稍好一些。

唯一比較可惜的是音場稍小,就像是把整個空間都給填滿,而mx1在側邊方向就還有一些空間。簡的來說:mx1音場略大些。

PS. mx1無外接電源供應,僅用USB供電,也就是相同條件下之比較。若外接供電的mx1,就略勝10s一籌了...


另外也拿了DT990 600ohm去做測試:

CD5003耳機孔 vs CD5003 -> 同軸 -> 10s:

可能也許是我轉盤的耳機孔推高阻耳機本身就不差(但推低阻也不會很差就是),即使外接10s給我的感覺並沒有很明顯的懸殊,大概僅有90分到100分的差距而已。

外接後的低頻量變得稍多些,線條稍飽滿些,其他的部分我覺得沒什麼差。老實說要我盲眼測試我並無太大的把握。



所以要跟狂人大說聲抱歉囉~這台我感覺不出比其他DAC還適合推高阻、低靈敏的耳機,但要說不適合也不能這樣說,而是低價的DAC就是大概這個樣子,也就是不管推什麼樣的耳機都不至於太難聽,旗艦沒試過我就不敢保證了。(我所謂的DAC是含有耳擴功能之DAC)



總的來說,這台與價格相近的mx1來說,僅差在於不同的調音。(但說實在話兩者價格是差不多的,畢竟不是在國內買,加上通路也是要多賺一筆,這樣算起來似乎也是差不多價位...)

雖體積大小差不多,但以重量來說明顯10s輕mx1不少,以攜帶性來說10s略勝一些!

這台可惜的地方是,如果能和mx1一樣能外接供電的話就很好了...



12/18新增:

最近買了網拍的某條千元內的USB電源分離線。

其實當初有在猶豫是不是要買,因為個人聽不出用光纖+電供DC跟一般直接USB吃主機板供電的效果,想說既然都聽不出來了,那何必再花錢買分離線呢?

但想了又想,一方面是用喇叭附的爛光纖線,光這條爛線就不知道大概難聽了多少,於是就找了這個藉口就順手入了一條,想說便宜就買來玩玩看,買了沒效果就當作是繳學費。


結果事實出乎我的預料之外:


換上電源分離線後,比較明顯的凝聚力有所提升,音場大了半圈,原本是並沒有將每個角落的空間給填滿,現在就像是東西變得更大了,可以比較明顯的聽得出某個樂器的定位。低頻量稍微變多一些,下潛深一些。至於背景有沒有變黑個人就聽不出來了。

整體上的差距,當然也是有可能是因為不同線材的關係 (但千圓內的線我想還是當一般小黑線來看待就好)。


最後還差個USB HUB,個人還不打算玩,一台僅僅花3K的USB DAC,要再多花個1.5張小朋友,賭個可能不會有效果的,個人實在是沒必要做額外的賭注,換一台可能比較實際點,等以後看怎樣再打算了。

不過,就這花不到1張小朋友的代價上,我覺得還算是值得投資。 


另外,前陣子有買了一塊Uptech UTB230 USB 3.0擴充卡,其晶片是NEC日製,跟主機板內建的VLI USB3.0來比,個人完全聽不出有什麼差。

倒是主機板的某些插槽的確是不太好聽,某些插槽動態很明顯被壓縮了,換了的確是改善了不少,差距嗎?大概差不多是從USB小黑線換成電源分離線還大一點點的那種差別。


以上為個人CASE的結果,套用在不同系統及主機上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,請自行判斷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iYan 的頭像
    MaiYan

    苦は受け入れてあたり前、活かして半人前、 忘れて一人前。

    Mai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